新康濟堂主頁

濟公活佛師尊

濟公活佛傳略 / 濟佛成道之秘 / 濟公活佛師尊寶誕 / 濟公活佛師尊真像


濟公活佛傳略 

濟公活佛,宋朝天台人氏,俗姓李,名修緣,剃度於杭州西湖靈隱寺,法名道濟,為方便度世計,佯為顛狂,世人戲稱為濟顛。活佛身為「降龍尊者」金身羅漢化身,深通三昧,徹悟佛法,契「萬法唯心所現」之旨,直修佛心,不飾道具,故曰「修心不修口,做個自在佛。」特為當時戒口不戒心僧尼,施以當頭棒喝之教。活佛神通廣大,救人濟世,仗義扶危,對於偽善惡流之輩,諸般戲弄,促其覺悟;對於怙惡不悛之徒,打擊無遺,大快人心,因此人人稱之為聖僧,尊之為活佛,自非偶然也。

 

活佛曾居淨慈寺,寺遭火焚,需要木材重建,活佛行化至嚴陵,以袈裟罩諸山,山木盡拔,浮江至杭州,己則歸報寺眾曰:「木在香積井中。」眾僧視之,果然。世傳其異蹟甚多。

 

嘉定年間坐逝,葬虎跑塔中,臨終時作偈曰:「六十年來狼藉,東壁打到西壁,於今收拾歸來,依舊水連天碧。」入滅後,有僧遇於六和塔下,復附書歸,有「憶昔面前當一箭,至今猶覺骨毛寒;只因面目無人識,又往天台走一番。」之句,蓋大菩薩乘願再來者也。

 

活佛一生救度行化,遊戲人間,從無憂慮罣礙,修「頭陀行」,行「菩薩道」,一襲破袈裟,落得輕鬆自在。兩隻破履,管他拖泥帶水。手執薄扇,不怕上高下低。光著頭,風不吹,雨不打,何須竹笠?赤了腳,寒不犯,暑不侵,要啥衣包?不募化,為無飢渴。懶莊嚴,因乏皮毛。詼諧迎笑,廣結善緣,不避塵世,尋聲救苦,百姓爭敬,萬家生佛。奇跡聖行,非一般遁世山僧所能及;諷聲刺語,豈五嶽出家知識所寬容,故後世佛門以清高而避談,一代高僧聖德因而埋沒不彰,幸我佛慈悲,不嗔不怪。活佛行跡,妙趣橫生,禪機四現,使佛法充滿喜悅,故又博得「禪師」之名。其以出世之偉大精神,孜孜作積極入世之功,實為今日學佛習道者之標榜。故他能於世間即獲得「活佛」聖名,確有其因。

 

(轉載自太平德德社濟誠閣銀禧紀念特刊)

濟佛成道之秘

 

濟佛師尊邀請其因位時之指導師曇雲禪師到壇,介紹其修持經過,俾作同門之借鏡,特將原文照錄如下:

 

濟佛師尊:「今夕特蒙老衲指導師曇雲禪師到壇,真是難得難得。希望各徒細心領悟禪師之開示,對於修持有莫大之助力。」

 

曇雲禪師:「今夕特承好同門老濟之約,囑余與壇中高足對話。茲將老濟成功幾點奉告,以作借鏡。余對老濟同修共度,如影隨形,互相切磋,各不客氣。現在雖各有所成,不過余則獨善其身,老濟則弘渡無算,此余之不如老濟者多矣。

 

對於老濟,余知之甚詳,余雖忝居兄位,但修持之法,遠不及貴師之速。今將貴師成道之秘,略為各大德述之。

 

貴師修持之法,頗值得讚歎。法門遍虛空,但貴師專而不泛,謹守一法,只憑六字真言便可成道。其時速,其效弘,前無來者。

 

第二點:貴師常掛笑容,有無愁頭陀之雅稱。每事每物絲毫不住其心,能澈底如此者,能有幾人?

 

以上兩點,專而不泛,絕不住心。如此自然滅瞋滅怨,歡喜隨緣,有時更洒脫不羈,狀若瘋顛,此便可超然化外,煩惱不滅而自滅。滅除煩惱已算一法門,但貴師想滅煩惱亦無從而滅。因為根本上貴師不知煩惱為何物,比有煩惱而求滅除者更進一步,省卻許多工夫,其成功之速在此。

 

尤足道者,貴師善於自解。雖阻力重重,無論受任何委屈,亦能自解自慰。「我不對」三個字,又變成他三字真言。明明無錯,他人加以莫須有罪名,無不坦然承之。我不對我不對,心中自平。還有人家呼之為顛則顛,甚而說他好葷,亦一笑置之。其忍力有如此者,確難得。能學貴師萬一否?

 

猶憶當年與貴師切磋時,余一語知其器宇。他說:「我生於世,到底為何而來?我知之矣,一定使我來此為眾生而作事。假如為我自己而生,則早歸故址,不願多留」。因此貴師無我工夫,做到澈底。簡直不知我是甚麼。一襲破衲 ,盡人皆可穿之,確無人我之別。

 

以上各點,望各大德採納效法為幸」。

 

濟佛師尊:「各徒!老兄長過甚其辭。請他來指示你們,他好像受了老衲宣傳費一樣,大擂大托。老衲面紅了!不過,瞋怨二字,確實阻礙精進,老兄長言中有物,希各徒領之」!

 

原文:道濟雨華新輯    附錄(二)

 


 

濟公活佛師尊寶誕

 

師尊寶誕日期有二: 農歷二月十四農歷八月廿二

 

每逢師尊寶誕日,弟子及善信們聚集於本堂,焚香禮拜,恭請各方仙佛臨壇開示,齊向師尊祝賀,禮拜後共進齋菜,談天說地,無不歡樂。

 

 


 

濟公活佛師尊真像

 


主頁